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依托我校化学学科优势,积极响应国家美丽健康产业发展需求。2023年启动专业筹建,依托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化妆品特色课程群;2024年与郑州凯莉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2025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专业并实现首届招生。经过前期建设,现已形成以“原料创新-配方设计-功效评价”为特色的完整培养体系,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化妆品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发展成为中原地区化妆品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本专业充分发挥化学、生物技术与化妆品科学交叉融合优势,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双师双轨”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依托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市级应用分析技术实训基地等优质平台,整合多门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形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专业导师+行业导师”双轨制,将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贯穿全程;在课程建设方面,突出配方开发核心方向,强化质量控制、功效评价等特色课程;在实践环节方面,与知名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通过系统化的培养,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艺术审美与营销管理素养,成为化妆品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化妆品技术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工艺原理及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在化妆品及相关行业领域从事产品生产、原料开发与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质量控制及评价、市场营销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能够适应化妆品技术发展,综合运用工程数理基础知识和化妆品领域的专业知识,从事化妆品产品的测试和技术支持。
目标2:能够跟踪化妆品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并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专业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成为所在领域的技术骨干。
目标3: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目标4:具有国际化视野、良好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拥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主动更新和拓展知识储备与技能,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5: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拥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业内和社会公众高效、顺畅沟通与交流,胜任研发、测试、技术支持、营销等部门的管理工作。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该领域基础理论、工艺原理及工程技术,能够在化妆品及相关行业领域从事产品生产、原料开发与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质量控制及评价、市场营销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与化妆品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化妆品原料制备及应用、化妆品产品制备及性能评价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将其运用到化妆品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中。
1.2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分析化妆品原料与产品制备、应用及性能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
1.3掌握工程基础和化妆品专业知识,熟悉用数学模型方法比较与综合化妆品原料与产品制备、应用及性能评价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化妆品技术与工程领域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通过文献研究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识别、判断、表达化妆品原料及产品制备、生产、应用及性能评价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
2.2能够正确认识化妆品原料及产品制备、生产、应用及性能评价过程中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够通过文献研究等途径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2.3能够通过文献研究、数学模型和实验试验等方法分析和比较不同解决方案,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结合皮肤医学、化妆品原料性质,针对性设计化妆品产品开发方案,设计化妆品产品配方体系及制备工艺,并能够在化妆品配方设计及制备工艺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文化以及美丽人生等因素。
3.1能够结合皮肤医学和化妆品学等基础理论,了解影响化妆品产品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能够针对特定化妆品工艺和工程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体现创新意识,完成单元(部件)设计。
3.2掌握化妆品配方设计和产品开发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原则、开发方法和技术,能够集成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单元操作,对化妆品配方或工艺流程进行设计。
3.3能够结合社会、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相关制约条件,通过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研究
能够基于化妆品科学原理并采用化妆品相关科学方法对化妆品产品设计及生产控制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针对化妆品原料与产品制备、应用及性能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根据科学原理和文献调研等方法并结合研究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2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系统和平台,安全的开展实验。
4.3能够正确采集和提炼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数据的逻辑分析、归纳总结和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化妆品开发及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或选用恰当的仪器装备、信息资源、模拟软件等现代工具,进行预测和分析,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掌握计算机语言、现代分析仪器、绘图工具、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5.2能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技术工具、软件资源,并具备使用仪器、软件和现代工具对化妆品技术及化学化工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模拟或仿真的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现代工具在科技应用中的局限性。
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能够基于化学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评价化妆品原料及产品开发、应用和性能评价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具有化妆品等日化相关企业的工程实习经历,具备获取工程相关背景知识的能力。
6.2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化妆品相关工程所涉及项目设计、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及生产运行等实践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6.3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和意义,能够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复杂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以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7.伦理和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7.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能够承担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7.2理解化妆品工程技术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7.3理解化妆品工程技术工程师社会责任的内涵,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美学修养。
8.个人和团队
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并能够在以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学科为主的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8.1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或意识,理解团队中不同成员担当的责任和作用。
8.2能根据需要在团队中独立工作或与团队成员有效合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担当团队负责人角色。
9.沟通
能够就复杂的化妆品技术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1针对化妆品原料、产品开发、应用和性能评价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根据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的差异性,采用口头、文稿、图表等适当形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回应质疑。
9.2了解化妆品行业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能查阅相关的外文专业文献,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9.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就专业问题通过书面或语言表达的形式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0.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化妆品营销管理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0.1掌握并理解化妆品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化妆品营销管理能力。
10.2了解化妆品工程及产品全流程的成本构成,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理解并运用其中涉及的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11.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适应化妆品及其相关行业的不断革新和发展需求。
11.1能在社会与化妆品行业转型发展、知识技术更新周期明显缩短的大背景下,认识到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
11.2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获取最新知识与最新技术的途径,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表1: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1.工程知识 | √ |
|
|
|
|
2.问题分析 | √ |
|
|
|
|
3.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 √ |
|
| √ |
|
4.研究 |
|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 √ |
|
|
|
6.工程与 可持续发展 |
|
| √ |
|
|
7.伦理和 职业规范 |
|
| √ |
| √ |
8.个人和团队 |
|
|
|
| √ |
9.沟通 |
|
|
| √ | √ |
10.项目管理 |
|
|
|
| √ |
11.终身学习 |
|
|
| √ |
|
说明:毕业要求支撑的相应培养目标下打“√”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实行弹性学制。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7年内完成学业。
2.学生在规定的弹性学制内修满157学分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
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六、核心课程
化妆品原料学、化妆品配方设计、化妆品分析及品控、化妆品安全及功效评价、化妆品微生物学、化妆品生产工艺及设备、生物化学基础等。
七、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构成表
表2:专业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表

| 课程 性质 | 合计 | 通识课程平台 | 专业课程平台 | 实践教学课程平台 |
学分 学时及 比例 | 通识教育 必修平台 | 素质拓展 课程平台 | 学科基础 课程平台 | 专业基础 课程平台 | 专业拓展 课程平台 |
| 必修课 | 选修课 | 必修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学分 | 157 | 42 | 9 | 34 | 25 | 9 | 36 | 2 |
占总学分 百分比(%) | 100 | 26.8 | 5.7 | 21.7 | 15.9 | 5.7 | 22.9 | 1.3 |
学时 | 2625 | 900 | 144 | 545 | 400 | 144 | 492 |
|
占总学时 百分比(%) | 100 | 34.3 | 5.5 | 20.8 | 15.2 | 5.5 | 18.7 |
|
表3: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表
实践教学环节 | 学分 | 课内实践学时或周数 | 实践学分占比(%) | 学期 |
实践课(实验课+实训课) | 23 | 744学时 | 14.65 |
|
大学生劳动实践 | 1 | 2周 | 0.64 | 1-8 |
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 | 2 | 3周 | 1.27 | 1 |
专业见习 | 2 | 2周 | 1.27 | 3-6 |
毕业实习 | 6 | 16周 | 3.82 | 7 |
毕业论文(设计) | 6 | 16周 | 3.82 | 8 |
社会实践 | 2 |
| 1.27 |
|
课外科技活动 | 2 |
| 1.27 |
|
志愿服务 | 2 |
| 1.27 | 1-8 |
活动参与 |
技能培训 |
竞赛成果 |
合计 | 46 |
| 29.28 |
|
说明:实践教学共46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比例为29.28%。其中,实验、实训课23学分,单独实践课23学分。
注:1.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课部分包含实验课、实训课等。
2.课内实践学分=课内实践学时/32
3.实践学分占比=实践教学学分/该专业总学分数;
八、毕业学分要求
修满规定学分,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达到要求。毕业总学分为157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平台51学分,专业课程平台68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平台38学分。
九、课程开设一览表
(一)通识课程平台
通识课程平台共5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平台42学分;素质拓展课程平台9学分。
表4:通识课程平台设置一览表
课程 结构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周 学 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设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理论 | 实践 |
通识课程平台
|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 必修课
| BG2200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 3 | 3 | 54 | 42 | 12 | 1 | 1 |
|
BG22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Survey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 3 | 3 | 54 | 42 | 12 | 2 | 1 |
|
BG220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3 | 54 | 42 | 12 | 3 | 1 |
|
BG220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3 | 54 | 42 | 12 | 4 | 1 |
|
BG220005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3 | 3 | 54 | 42 | 12 | 5 | 1 |
|
按照学期使用代码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 Policy | 2 | 2 | 96 | 64 | 32 | 1-8 | 2 |
|
BG230005 | 大学英语Ⅰ College English Ⅰ | 3 | 4 | 64 | 48 | 16 | 1 | 1 |
|
BG230006 | 大学英语Ⅱ College English Ⅱ | 3 | 4 | 64 | 48 | 16 | 2 | 1 |
|
BG230007 | 大学英语Ⅲ College English Ⅲ | 2 | 2 | 32 | 32 |
| 3 | 1 |
|
BG230008 | 大学英语Ⅳ College English Ⅳ | 2 | 2 | 32 | 32 |
| 4 | 1 |
|
BG120001 | 大学体育1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1 | 1 | 2 | 32 | 4 | 28 | 1 | 2 |
|
BG120002 | 大学体育2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2 | 1 | 2 | 32 | 4 | 28 | 2 | 2 |
|
BG120003 | 大学体育3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3 | 1 | 2 | 32 | 4 | 28 | 3 | 2 |
|
BG120004 | 大学体育4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4 | 1 | 2 | 32 | 4 | 28 | 4 | 2 |
|
BG150001 | 人工智能通识课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l Course | 2 | 3 | 48 | 32 | 16 | 2 | 2 |
|
以学生选课代码为准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2 | 2 | 32 | 32 |
| 1-5 | 2 | 线上 |
以学生选课代码为准 | 安全教育 Security Education | 1 | 1 | 16 | 16 |
| 1-5 | 2 | 线上 |
BG130001 | 大学生劳动教育 College Labor Education | 1 | 1 | 16 | 16 |
| 2 | 2 |
|
BG13001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2 | 2 | 32 | 32 |
| 1 | 2 | 线上 |
BG3100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 0.5 | 2 | 16 | 16 |
| 2 | 2 | 1-8周或9-16周开设 |
BG310002 | 大学生创业基础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Foundation | 2 | 2 | 32 | 32 |
| 3 | 2 |
|
BG310003 | 大学生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0.5 | 2 | 22 | 22 |
| 6 | 2 | 11周 |
合计 | 42 |
| 900 | 648 | 252 |
|
|
|
通识选修课程平台 | 选 修 课 | 以选修课选课代码为准 | “艺术素养”类课程 | 2 | “艺术素养”类课程为公共艺术课程,包含艺术导论、影视鉴赏、舞蹈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戏曲鉴赏、戏剧鉴赏、书法鉴赏等八个部分内容的课程,学生应在1-5学期选修总学分不少于2学分的课程。 |
|
以选修课选课代码为准 | “思政”类课程 | 2 | “思政”类选修课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课程,学生应在1-5学期选修总学分不少于2学分的课程,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1学分)为必修。 |
|
| 以选修课选课代码为准 | 素质拓展类课程 | 5 | 本专业属于自科类,学生应在1-5学期选修除本专业所属学科之外三个模块中的通识课程(模块一: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模块二: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模块四:艺术情操与审美感悟),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同一模块内的课程不可重复选修。 |
|
合计 | 9 | 学生应在1-5学期完成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共9学分。 |
注:1.在考核方式中,1为考试,2为考查。
2.请按照本专业英语授课方式填写英语课程信息。
(二)专业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平台共68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平台34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平台25学分;专业拓展课程平台9学分。
表5:专业课程平台设置一览表
课程 结构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周 学 时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开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理论 | 实践 |
专业课程平台
|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课 | BG030003 | 高等数学B(一) Higher Mathematics B(一) | 4 | 4 | 64 | 64 |
| 1 | 1 |
|
BG030004 | 高等数学B(二) Higher Mathematics B(二) | 4 | 4 | 64 | 64 |
| 2 | 1 |
|
BG030006 |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 3 | 3 | 48 | 48 |
| 3 | 1 |
|
B0600119 | 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 | 4 | 4 | 64 | 64 |
| 2 | 1 |
|
B0600120 | 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 4 | 5 | 65 | 65 |
| 1 | 1 |
|
B0600009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 3 | 3 | 48 | 48 |
| 2 | 1 |
|
B0600121 |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 4 | 4 | 64 | 64 |
| 3 | 1 |
|
B0600122 |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 4 | 4 | 64 | 64 |
| 4 | 1 |
|
B0600123 | 化工原理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4 | 4 | 64 | 64 |
| 5 | 1 |
|
合计 | 34 |
| 545 | 545 |
|
|
|
|
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课
| B0600124 | 化妆品赏析与应用 Appreci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smetics | 1 | 2 | 16 | 16 |
| 1 | 2 |
|
B0600093 | 生物化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 | 2 | 2 | 32 | 32 |
| 3 | 1 |
|
B0600145 | 化妆品原料学 Cosmetic Ingredients | 3 | 3 | 48 | 48 |
| 4 | 1 |
|
B0600096 | 化妆品微生物学 Cosmetics Microbiology | 2 | 2 | 32 | 32 |
| 5 | 1 |
|
B0600146 | 化妆品配方设计 Cosmetic formula design | 3 | 3 | 48 | 48 |
| 5 | 1 |
|
B0600079 | 化妆品生产工艺与设备 Cosmetic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quipment | 2 | 2 | 32 | 32 |
| 6 | 1 |
|
B0600080 | 化妆品分析及品控 Cosmetic Analysis and Quality Control | 2 | 2 | 32 | 32 |
| 6 | 1 |
|
B0600081 | 化妆品安全及功效评价 Safety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of Cosmetics | 2 | 2 | 32 | 32 |
| 6 | 1 |
|
B0600073 | 化工制图与CAD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Engineering Drawing | 3 | 3 | 48 | 48 |
| 5 | 2 |
|
B0600013 |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 3 | 3 | 48 | 48 |
| 4 | 1 |
|
B0600091 | 胶体与界面化学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 2 | 2 | 32 | 32 |
| 5 | 2 |
|
合计 | 25 |
| 400 | 400 |
|
|
|
|
专业拓展课程平台
| 选修课 | B0600014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Laboratory Safety and Protection | 0.5 | 2 | 10 | 6 | 4 | 1 | 2 | 专业技能模块 |
B0600147 | 化妆品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Cosmetics | 1 | 2 | 16 | 16 |
| 4 | 2 |
B0600138 | 化学信息学与科技写作 Chemical Informatics and Scientific Writing | 1 | 2 | 16 | 16 |
| 4 | 2 |
B0600125 | 计算机在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in Cosmetic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2 | 2 | 32 | 32 |
| 6 | 2 |
B0600148 | 皮肤生理学 Skin Physiology | 2 | 2 | 32 | 32 |
| 6 | 2 | 创新训练模块 |
B0600126 | 天然产物化学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 2 | 2 | 32 | 32 |
| 6 | 2 |
B0600097 |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Polymer Physics and Chemistry | 2 | 2 | 32 | 32 |
| 6 | 2 |
B0600100 | 发酵工艺学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 2 | 2 | 32 | 32 |
| 6 | 2 |
B0600127 | 中药化妆品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Medicine Cosmetics | 2 | 2 | 32 | 32 |
| 3 | 2 |
B0600128 | 毒理学基础(化妆品) Toxicology Foundation (Cosmetics) | 2 | 2 | 32 | 32 |
| 5 | 2 |
B0600102 | 化妆品市场营销 Cosmetics Marketing | 2 | 2 | 32 | 32 |
| 5 | 2 | 创业实践模块 |
B0600129 | 日用香精香料 Household Flavors and Fragrances | 2 | 3 | 32 | 32 |
| 5 | 2 |
B0600095 | 化妆品管理法规 Cosmetics Management Regulations | 1 | 1 | 16 | 16 |
| 6 | 2 |
B0600099 | 化妆品包装材料与设计 Cosmetic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Design | 2 | 2 | 32 | 32 |
| 5 | 2 |
B0600130 | 化妆品品牌策划与创意 Cosmetic Brand Planning and Creativity | 2 | 2 | 32 | 32 |
| 6 | 2 |
B0600101 | 化妆品技术沙龙 Cosmetics Technology Salon | 2 | 2 | 32 | 32 |
| 6 | 2 |
学生应在1-6学期完成专业选修课共9学分,每个模块至少修1门课程。 |
(三)实践教学课程平台
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共38学分。
表6:实践教学课程平台设置一览表
课程 结构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周 学 时 | 总 学 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
实践教学课程平台
|
集中实践教学课程
| B0600131 | 大学物理实验 College Physical Experiment | 0.5 | 3 | 18 | 2 | 2 |
|
|
B0600103 | 无机化学实验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 1.5 | 3 | 48 | 1 | 2 |
|
|
B0600052 | 分析化学实验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 1.5 | 3 | 48 | 2 | 2 |
|
|
B0600104 | 有机化学实验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 2 | 4 | 64 | 3 | 2 |
|
|
B0600106 | 化工原理实验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xperiment | 1 | 4 | 32 | 5 | 2 |
|
|
B0600053 | 物理化学实验 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 1 | 3 | 36 | 4 | 2 |
|
|
B0600056 | 仪器分析实验 Instrument Analysis Experiment | 1 | 3 | 36 | 4 | 2 |
|
|
B0600132 | 化妆品基础实验 Cosmetics Basic Experiment | 0.5 | 3 | 18 | 4 | 2 |
|
|
B0600133 | 生物化学基础实验 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 1 | 3 | 32 | 3 | 2 |
|
|
B0600134 | 化妆品微生物实验 Cosmetics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 1 | 3 | 32 | 5 | 2 |
|
|
B0600135 | 化妆品产品设计及实训 Cosmetics Product Design and Training | 3 | 6 | 96 | 6 | 2 |
|
|
B0600108 | 化工生产虚拟仿真实验 Practical Train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0.5 |
| 16 | 6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B0600109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 0.5 |
| 16 | 6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B0600058 | 大学生劳动实践 College Labor Practice | 1 |
| 2周 | 1-8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BG260001 | 国防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Military Skill Training | 2 |
| 3周 | 1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B0600111 | 专业见习 Professional Practice | 2 |
| 2周 | 3-6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B0600112 |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 6 |
| 16周 | 7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B0600113 | 毕业论文(设计)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 6 |
| 16周 | 8 | 2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合计 | 32 |
|
|
|
|
|
|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课程 | B0600065 | 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 2 | 详见《郑州师范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 | 必修 |
|
| 课外科技活动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 2 | 必修 |
|
志愿服务 Voluntary Service | 2 | 选修部分所修学分不低于2学分 |
|
活动参与 Activity Participation | 2 |
|
技能培训 Skills Training | 2 |
|
竞赛成果 Competition Results | 2 |
|
合计 | 6 |
|
|
|